生活照、風景照、記錄照、報導照、心像照還是創意照?一般比賽投稿常見"請以底片沖洗,不得格放",因此,底片成像好壞,決定了你是否有獲得肯定的機會。這是底片時代的思惟(嚴謹的說應該是19世紀末的思惟……),而這個數位有凌駕傳統攝影的時代,這樣的底片思惟,在攝影上、藝術上、視覺表現上或社會上,可能會越來越不符合時宜(當然,民粹不是文化的全部,卻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

近年越來越多的大型攝影賽,分設出數位照片組別,這是個無法抵擋的趨勢。你會說,動了手腳的影像還是張"真實"的照片嗎?

沒有錯,攝影從誕生以來,有其先天性的"紀實"特性,凝結當下的現場細節,這是怎麼也抹滅不掉的特性,也是讓攝影有別於其他藝術的關鍵特質,但是,別忘了,在底片時代傳統暗房也是在進行著影像修飾的作業,而攝影師從選相機、鏡頭、底片、找題材、選光線、快門組合、光圈大小、等時機按快門……等步驟,完成拍攝後,自己沖片顯影、放大或委託專業沖洗店洗出最好的效果,如此工具實用理性並結合多人完成的一門藝術,在影像素材表現上何來"原創"之有?攝影師拍照就像是從工業現成物的一種選擇與組合的過程,攝影師在照片的顏色上決定了什麼?底片、鏡頭、光質?顯影液、相紙?都是影像色彩上的影響者,而攝影師選擇了EV曝光值組合與拍攝時機,他只掌握整個影像色彩的一個環節,卻不能代表攝影色彩的全部。一如畫家選擇畫筆、紙材、顏料等"工具",來完成"繪畫"作品,這些工具上的理性,或許影響了繪畫"表面外顯"的部份,卻無損於其他層面的意含,精神思想上、社會上或視覺構成上……等。

同理可得,攝影若是一種表達、表現形式的藝術,那它就不應該被限制於它原始的天性:工具理性、工業現成物選擇與時空凝結記錄。

如果是一張"生活家庭照",在30年後,誰會在意它的顏色濃郁與否(蔡司濃郁,徠卡忠實……)?此時記錄"過去的功能"是絕對彰顯;如果一張"風景照"若是能以最高規格放大保存,誰不想做到完美?這時候,你會在意還原顏色"真實",還是在自己心上留下深刻印象?況且此處的"真實",真的是"實際顏色"嗎?我想是留不住的,因為真實只留在攝影當下,你的心眼中。

還原了色彩與影像細節就代表還原了真實?

而以色彩或影像還原去評鑑一個視覺表現,我想是狹隘了些,畢竟,色彩只是整個視覺藝術的一部份,卻不是全部,少了色彩或錯的色彩,在張力表現上不見得低劣於前者,尤其是在這個視覺多元化的時代。20世紀初的達達、構成、社會主義為攝影帶來了"新意(拼貼與蒙太奇)",每當論及攝影史上的關鍵事件,有史官在為色彩還原、影像細節的作品詳加註解嗎?沒有的,因為一如藝術史,也沒有人會告訴你這畫家是用什麼畫筆、畫紙與何種顏料作畫;就像我們會說"布列松用徠卡拍照而不會說徠卡造就了布列松;而當時NASA上外太空是用哈蘇當太空攝影機,也不會說哈蘇刺激NASA上太空。這樣的例證只是想說明,攝影是視覺表現藝術的一種"集合物",而色彩還原與影像細節僅是這集合物的一部份而已。

重點是,你以什麼方式跟需要去看待攝影,花費大量金錢在器材工具去追求"色彩或影像還原"?那只是在證明,工業科技的日新月異,花大量時間在攝影工夫上,這是最實在的技術,誰也奪不走,但卻要以此作為分出良莠高下的標準,我想是把攝影這門藝術給看扁了;透過更多的思考與經驗結合,再到暗房或數位暗房裡,實驗創造出更廣闊的視覺延伸,或許,正是把攝影帶向藝術境地的一大主因。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自己最需要的工具,實現自我,或許就是"真理"啦。


2005年的元旦夜晚
來自南北各地的朋友不約而同聚集到南投東埔
有人帶葡萄酒,有人自己下廚,有人忙著烤火
天氣雖然冷冽,但毫無減損大家相聚的歡樂
萬壽拿出招牌吉他來,吆喝大家圍過來唱歌,
布農歌曲悠揚動人,民歌齊唱也很有意思,
此時此刻,漢原一家
無關種族,文化,政治等……差異。

單純用靈魂吟唱出來的感動



■ 相關文章:自由女神與"到此一游"的文化污染

1 回應:

  1. Kai said...

    我相當同意您的觀點,畢竟鏡頭/底片的特性應該和影像價值(意義)是最無顯著相關的一環. 而且布列松那張"跳越在水面上的人"來說,本身就是格放出來的畫面(國外的攝影期刊曾經登出這張原始底片),攝影是否可以跳脫"真實"紀錄的角色而產生自己的藝術價值,在攝影史相關書籍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多談.
    何謂寫"真"或"忠實"紀錄端看於攝影師及觀眾心中的那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