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數位影像是個人在2006年參加Benq第一屆真善美大賽的得獎作品,既然現在第二屆大賽成績已經出爐,這系列作品也應該可以破土發表了,談談當初個人創作與攝影心得。



話說泰雅族朋友常自嘲歌唱不過布農族,舞跳不過阿美族,在事事講求表現跟印象的現代社會是個很吃虧的族群,但泰雅族獨步各族的編織技術連我遠在雲南少數族群地區挑選編織品時,腦中卻一再回盪著的想念,"還是泰雅編織好。"
而這張讓人莞爾一笑的影像是來自當初工作站設置傳統編織組,目的是鼓勵族人用編織找回過往的生活習記憶與增加些許收入,一開始yada(阿姨)們都憑著小時候看媽媽編織的印象來做,簡單的圖樣倒是很容易就完成,不過遇到更有技巧的編織法,就得請老師來教,這天就是請了70幾歲的yaki(老奶奶)來教學,yaki專注的把訣竅傳授給yada們,只是yada們學到後來感覺有點疲累,反倒是擺起舒服的觀看姿勢,搞得我們現場的人哄堂大笑......

<卷1>織布的老奶奶


關於泰雅織布Taminun,有首歌是這麼唱的⋯⋯
Taminun Taminun, Taminun Yaki
Taminun Taminun, Taminun Yaki
Durum Durum, Durum Durum, (織布聲響)
Shi-ly Shi-ly, Shi-ly, Shi-ly(織布聲響)
每次在泰雅部落看到yata(阿姨)在織布,腦中就會響起這首泰雅織布曲,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一位泰雅朋友在他媽媽生日聚會上獻唱,這樣簡單不過的旋律,卻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上。看著yata們專注在經緯來回的Taminun上,總會有一股溫熱的感動湧上心頭。在過去,泰雅女孩在15歲就必須開始學習Taminun,學成之後才可以文面跟婚嫁,一生會為家庭編織大約五至十件完整服飾,死後才會有自信的走過彩虹橋。
而這樣遵行gaga(祖先訓示)的生活,卻在日據時代嚴格禁制文面與國民政府數十年漢化政策下而式微,部落中,真正還懂得Taminun的至少要超過七十歲了,看著yaki(老奶奶)熟稔的使用著傳統的"水平背帶織布器"進行精細的布織,腳直挺挺的抵著最前端木箱,幾個小時作業下來,連站都站不起來,得休息10分鐘才有辦法站立,可以知道,這樣的年歲早就不適合Taminun的作業,但,這就是部落目前的現狀,耆老凋零而新血無心。
Durum Durum, Durum Durum,
Shi-ly Shi-ly, Shi-ly, Durum⋯⋯




■ 相關文章:飛鼠是愛小米的-01序
■ 延伸閱讀:獨步各族的泰雅族織布 / 大安溪部落工作站